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庸报》妇女专刊关于妇女解放的论争

    李秀云;李月;

    妇女问题历来是人们特别关注且争论不休的重要社会问题,是近代报纸媒体关注的重心。部分女性刊物伴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进程成长起来,进而成为主要的舆论宣传工具。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庸报》刊行《妇女铎》和《现代妇女》两份重要的女性专刊,对当时的舆论热点,即妇女解放问题进行探讨,并形成了三个论争焦点:妇女解放是身体解放还是精神解放,是回归家庭还是走向社会,是自身解放还是民族解放。两份专刊打破了男权社会的局限,冲击了男性话语的垄断,超越两性对立,倡导妇女解放是精神解放,是走出家庭的社会实践,更是民族解放的革命实践。这些主张对妇女解放的未来留下诸多启示。

    2024年02期 v.36;No.184 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9K]
  • “劳动解放妇女”:妇女劳动的新道德、新情感与新形式——以《红色中华》(1931—1934)为中心的考察

    朱昱洁;熊国荣;

    中央苏区时期留守在后方的农村妇女在党的带领下广泛投入农业劳动生产战线,苏维埃模式的劳动实践以及“劳动解放妇女”的观念进入妇女日常生活。选择《红色中华》妇女参与农业生产相关文本,考察苏区时期“劳动解放妇女”的话语实践过程。革命话语对传统劳动观念进行改造,赋予劳动以政治道德,苏区妇女的劳动实践同时也是国家主人翁的生成实践,妇女成为政治与经济意义上的主体;在光荣与愉悦的劳动情感中,苏区妇女重建长期被剥夺的作为人的尊严,作为情感主体而存在;在组织起来的、阶级互助的劳动活动中,妇女学习技术、互帮互助,成长为自觉的且具有阶级意识的劳动主体。多维度的主体地位赋予劳动以解放性内涵,激发妇女自觉投入苏维埃广阔的劳动实践,释放“半边天”的重要作用,妇女解放与苏维埃建设在劳动实践中形成了有机统一。

    2024年02期 v.36;No.184 1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9K]

女性与法律

  • 未成年女性被害人保护主体补位与协同联动

    康姣;姚平;

    未成年女性被害人是一个更为特殊和弱势的群体,受到犯罪侵害后其身心备受摧残因而迫切需要救助与保护。本文基于社会保护理论分析框架和未成年人保护责任体系,运用文献和个案分析对未成年女性被害人的处境进行审视。在针对未成年女性被害人实施的保护行动中,家庭是与被害人关系最紧密的责任主体且发挥主要作用。当前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尤其是女性被害人保护,亟须重构保护主体补位与协同联动机制,以家庭为基础、司法为焦点、社工为枢纽,协同学校、政府、网络等多元主体,打通固有边界、链接有效资源、聚合共同责任,持续提升多元主体主动履责、协同保护的意识、能力和效果,不断健全和完善新时代未成年女性被害人社会保护体系,为未成年女性安全生活、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2024年02期 v.36;No.184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4K]
  • 论家庭暴力告诫制度的实施

    吴才毓;

    家庭暴力告诫制度作为教育调解与行政处罚之间的过渡措施,旨在有效预防、制止家庭暴力升级,教育疏解双方当事人矛盾,避免婚姻家庭纠纷引发“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家庭暴力告诫制度的实施难点在于执法弹性边界、文书性质界定、文书证据能力等方面重点问题。应当围绕公安机关出具告诫书的整体流程,即家庭暴力全覆盖—规范接处警—公调对接—告诫警示—查访回访—法治教育、心理疏导—告诫后其他工作,探讨公安机关在告诫制度实施过程中所需的部门联动方案,明确告诫制度与上下游关联制度的关系,采用数字技术、数据对接的方式协同治理轻微家庭暴力。

    2024年02期 v.36;No.184 28-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2K]

性别与教育

  • 公共教育与人民公社时期农村集体办学的实践路径——基于“十女办学”者的口述历史分析

    郑新蓉;张莉;曾巧玲;阿呷热哈莫;

    现代化需要最基本的社会动员,而办学和普及教育是农村社会动员最重要的途径。依据20世纪60年代西南农村妇女办学的口述资料,考察人民公社时期集体办学状况,展现农村集体时代民办女教师的来源、社会功能、生活保障和教育教学实践样态。“教育翻身”的新社会新国家情怀是青年妇女献身艰苦教育岗位的内在动力;“两条腿走路”的公共教育办学方针、地方干部深入基层和大胆实践的精神,促成了女青年上山办学和志愿从教;她们在农村集体组织中,结合农村生产生活特点办起了灵活有效的“耕读学校”;“民办教师”的社会主义集体认同,激发了她们前所未有的办学活力,村庄和学校都是女教师们的社会舞台;她们是我国农村集体化时代社会主义现代教育的探索者。面对当前乡村建制化学校和教师队伍疏离乡村等问题,公共教育必须依托农村新生的集体力量,通过激发乡村教育和妇女社会活力,促进劳动合作、集体生活、学校与社区融合,新时期乡村振兴才能得以生根,社会主义公共教育活力才能得以复苏。

    2024年02期 v.36;No.184 38-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7K]
  •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我国妇女教育研究综述

    郭冬生;林炜静;

    以《中华女子学院学报》《中国妇女教育发展报告》和中国知网上的相关博士学位论文为样本,对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我国妇女教育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前瞻性思考。分析研究发现,第四次世妇会以来,我国妇女教育研究焕发生机活力,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研究成果逐年增多。但也存在研究选题低水平重复、成果创新性不足、有组织科研乏力、对策建议操作性欠佳、重质性研究轻量化研究等不足。适应新时代我国妇女与教育发展需要,妇女教育研究要践行“两个结合”,加强有组织科研,强化跨学科研究,探究妇女教育学理,关注男女均衡发展,展现中华民族特色。

    2024年02期 v.36;No.184 49-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0K]
  • 基础教育领域中的职场性别建构——践行性别、消解性别与“玻璃扶手梯”效应

    冯静;

    研究职场性别建构可加深对性别和劳动力市场之间复杂关系的理解。通过对19名师范生出身的新入职教师做半结构访谈,探讨男性进入“女性职业”对职场性别构建的影响,研究发现,教师行业中的“玻璃扶手梯”效应存在于教师招聘阶段以及教师工作场域,该效应源自“男女有别,各就其位”的教师工作性别分工。在教师招聘阶段,师范生采取弱消解性别策略应对“玻璃扶手梯”效应,即面试官的额外关注、倾向男性的“灰色操作”以及不平等的入职门槛。在教师工作阶段,男教师选择践行性别策略,通过承担非教学类工作及女教师生育期间的额外任务,获得晋升优势并构建男教师身份合理性,达到教师职业上消解性别的效果。研究结论表明职业消解性别与工作上践行性别存在矛盾之处,男性进入基础教育领域,看似打破了职业性别隔离,实际加强了社会性别遵从。

    2024年02期 v.36;No.184 5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6K]
  • 理工类院校女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迟莹莹;王莲英;阎晓军;

    人际交往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易受人际交往的影响。采用问卷法对理工科D院校一年级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进行调查后发现,女大学生总体的人际交往处于良好水平,在交谈、待人接物、与异性朋友交往三方面的状况均好于男大学生,非独生子女的女大学生在交际与交友方面不如独生子女的女大学生。总体上,女大学生善于运用人际交往技巧,有较强的交往动机和较高的交友标准,非独生子女的女大学生有较弱的朋辈交往动机和较高的朋辈交往要求。结合以上,高校思政课要帮助女大学生树立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价值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要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价值观。

    2024年02期 v.36;No.184 6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7K]

性别与传播

  • 基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性别传播:价值拓展与实践升维

    李舒;黄馨茹;

    女性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女性发展与人类文明在双向催化中互促共进,共同创造和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要从文明生成和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中国女性故事书写与传播,推动性别传播在促进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化中国理念全球理解、实现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全球治理变革与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价值。新时代的性别传播不仅应坚持价值守正、推动开放合作,还要努力发展两性权利、探索话语创新,在全球范围内彰显巾帼力量,共同描绘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2024年02期 v.36;No.184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9K]
  • 主流媒体女性典型报道的现状、困境与出路——基于《人民日报》“三八红旗手”报道的内容分析(2013—2023)

    李敏;张津硕;

    “三八红旗手”是全国专项表彰妇女先进人物的最高荣誉,相关报道对女性典型人物的再现和评价,体现出社会主流价值观对女性核心品质的期望。以《人民日报》“三八红旗手”的报道为研究对象,讨论女性典型报道的叙事策略。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将生活伦理事件和性别因素作为人物道德成长轨迹的辅助性叙事要素,丰富了人物的面向,报道得以脱离泛道德化的窠臼。另一方面,性别议题结构仍显表层化,尚未充分阐释人物基于性别的个体经验,难以呈现出与男性典型的差别;静态的叙事视角弱化了人物成长的动态性和历史性。培养问题意识,重新建构道德、生活与性别话语的逻辑关系,将人物经验置于国—家—人的关系网络,寻找时代的精神诉求与人物道德世界的契合点;从个人生活事件中发现人物道德成长的动因,呈现人物在这一过程中的性别体认,是改进女性典型报道的有效逻辑。

    2024年02期 v.36;No.184 8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4K]

性别与家庭

  • 中国女性的代际流动(1992—2021):特征与城乡差异

    李煜;左静怡;

    本文基于2003—2021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的数据,在比较两性代际流动差异的基础上,对女性代际流动的城乡差异做了细致的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女性在向上流动的比例上明显高于男性,而农村女性的高向上流动率是其主要成因。在城乡差异方面,农村女性呈现出后发优势,在代际流动的数量和质量上均优于城镇。在代际流动过程中,农村女性的教育获得更起到了助推流动的作用,高等教育帮助女性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而城镇的教育获得则更多带有代际家庭地位维继的色彩,扮演着传递原生家庭优势的角色。以上特征随就业世代的年轻化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强化的趋势。

    2024年02期 v.36;No.184 91-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2K]
  • 婚恋观念的代际传递机制:家庭婚恋叙事中的意义生成与亲子协商

    刘子曦;何姣姣;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婚恋观念呈现复杂的世代变迁逻辑,家庭作为婚恋观变迁的微观场域如何发挥作用,亟待考察。本文将家庭婚恋叙事作为观察两代人婚恋观念的透镜,基于57位大学生对父母婚恋经历的深度访谈,勾画父母对婚姻生活的反思与感悟,对子女成家的期待与教导,以及子女就父辈经验进行的共情与协商。本文指出,父母运用“世代延续”“世代断裂”与“人生进程”三个叙事框架来阐述自己的婚姻之道,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婚恋一体”的传统理念。子女在叙事过程产生的“情感共鸣”是他们理解父母婚恋观念的重要媒介。两代人对婚姻的理性操作与现实功能具有共识,但子代对亲子共生模式下的婚育规范难以接受。婚恋观念的代际传递呈现为两代人对代际契约的协商。

    2024年02期 v.36;No.184 101-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3K]

性别与社会

  • 生女何以值“千金”?——中国大学生生育意愿的性别转向与形成机制

    于志强;张琳艳;

    生女偏好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青年生育观念变迁的最新特征。文章遵循主体性建构的方法论,考察大学生生女偏好的特征与形成机制,彰显了新一代中国人生育实践的多元性与复杂性。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生女偏好不仅仅是个体私人的感性偏爱,其背后折射出身份认同逻辑、情感价值逻辑、工具理性逻辑的多重形成机制。一方面,接受高等教育、个体化崛起程度较高的大学生不再一味追求生育男嗣背后的神圣意义,而是强调生女偏好背后情感价值和生活体验的世俗意义;另一方面,生女偏好依然彰显了性别文化的传统规范。人们既在家庭的框架下思考实践,又使家庭主义成为个体乃至家庭适应现代化发展的生活策略,从而来应对市场化和个体化背景下的生活负担与精神孤独,重构现代进程中家庭生活的再传统化。由此,生女偏好既是私人生活变革中的个性化表达,也是传统生育观念对接现代市场经济的自反性结果。

    2024年02期 v.36;No.184 112-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1K]
  • 从男孩偏好到多元偏好的转变及影响因素——基于潮汕地区的扎根理论研究

    方英;吴涵菁;

    通过对潮汕地区的实证研究发现,潮汕地区生育偏好呈现出从单一的男孩偏好向多元化生育性别偏好变化的趋势,这种转变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需求、文化需求、家庭需求和情感需求。这四种需求互相交织和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自呈现出转化、淡化和延续的趋势,推动生育性别偏好的多元变迁。潮汕地区的生育性别偏好变化具有地域特殊性,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问题,这表明性别平等的实现仍然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需要借助强大的外力推动性别观念现代化。

    2024年02期 v.36;No.184 12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4K]